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实用医药》 > 2011年第32期 > 正文
编号:12149425
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人性化护理的临床观察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1年11月15日 张希珍
第1页

    参见附件(2594KB,2页)。

     【摘要】 目的 探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及效果。方法 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5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,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,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,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、治愈率、住院时间、再出血率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率。结果 观察组的焦虑、抑郁评分、再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,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,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,P<0.05。结论 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提高老年上消化出血的治愈率,缩短住院时间,降低再出血率。

    【关键词】 老年;上消化道出血;人性化护理

    作者单位:221300江苏省邳州市官湖中心卫生院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,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,关注对人的价值权利和尊严[1]。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起病急、病情复杂、变化快、涉及系统器官多等特点,高质量的护理有利于促进疾病好转、延长出血周期、减少出血次数。我院对50例上消化出血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,效果满意,现报告如下。

    1 资料与方法

    1.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50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,年龄51~78岁,平均(62.5±5.2)岁,其中男32例,女18例。出血的判定均以呕血或胃内抽出咖啡样胃液,柏油样黑便,潜血试验强阳性为依据。均为急性起病,出血原因:消化性溃疡17例,肝硬化门脉高压9例,急性胃黏膜病变8例,胃癌10例,不明原因6例。该组患者按照数字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,每组25例,两组在年龄、性别、临床表现、出血原因、家族遗传史及病情严重程等当方面具有可比性,P>0.05。

    1.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(体位护理、生命体征监测、及时补充血容量、用药护理、三腔气囊压迫出血或内镜直视下止血、饮食护理、基础护理),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,具体方法如下:

    1.2.1 创造舒适的病区环境 温馨、舒适的环境是体现人性的关怀的反应,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病区要舒适、整洁、干净、温馨、空气通畅,主动与患者交流让患者有一种在家的感觉,避免刺激性强光,保证充足的睡眠。不失时机的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,说话语气和蔼,关爱。

    1.2.2 心理护理 不良的情绪可加重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情。护理人员要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,这样会使整个医疗环境充满安全感,增加亲和力,拉近医患间的距离。多与患者沟通,向患者宣讲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疾病知识,指导患者找出病因,放松情绪,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。护患关系和谐了,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患者对护士宣教和管理的依从性,积极配合治疗。

    1.2.3 预见性护理 正确评估每位住院的老年患者,确立高危人群,对高危患者应在患者一览表、床头做醒目的警示标记。老年人由于患者年龄较大,大脑判断迟缓、肢体协调功能减退,物品要摆放整齐,预防患者跌倒。同时做好对老年患者误吸、窒息、确保静脉通道与输液、输血的安全。在其床头挂药物过敏标识,并提醒医生开医嘱[2]。

    1.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、治愈率、住院时间、再出血率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率。①心理状况:应用医院焦虑自评量表(SAS)及抑郁自评量表(SDS),两个量表均20个条目,用以评定调查对象的焦虑、抑郁主观感受。②满意度:采用我院自制护理质量调查表,包括主动服务、态度热情、心理支持、关爱患者、健康教育五个方面及总体服务评价。

    1.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结果采用均数±标准差(x±s)表示,采用SPSS 13.0统计学处理软件包,t检验做组间比较,χ2检验做计数资料比较,以P<0.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。

    2 结果

    观察组的焦虑、抑郁评分、再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,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,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,P<0.05。见表1。

    3 讨论

    护理工作直接关系着患者是否能够顺利的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,重建健康。人性化服务护理模式是以满足人的健康需求为目的的新型护理模式,充分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,一切从患者的需要出发,以降低不愉快的程度,使患者社会、生理、心理、心灵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,使临床护理达到最佳效果[3],其实施对护理质量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。本研究将人性化护理融入到老年上消化出血患者的护理中,结果显示人性化护理组的焦虑、抑郁评分、再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,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,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,P<0.05。这说明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提高老年上消化出血的治愈率,缩短住院时间,降低再出血率,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。

    参 考 文 献

    [1] 李玉香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,详见PDF附件(2594KB,2页)